第(2/3)页 那时,河面平静如镜,一艘轮船缓缓驶来。船上前后左右分别站着八个人,他们手中都握着特制的钢索。 经过潜水队员的反复勘测和确认,他们终于确定了镇江龙棺的具体位置,并决定在那一天实施打捞计划。 为了确保打捞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避免任何意外情况的发生,他们连续工作了好几个日夜,不眠不休地制定出一套又一套的打捞方案。最终,在反复推敲和完善后,他们敲定了最终的打捞计划并在那天付诸实施。 随着打捞工作的有序进行,镇江龙棺很快就被小心翼翼地拖到了岸边的浅水区。那一刻,它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陈雯锦至今都忘不了自己初次见到镇江龙棺时的那种震撼感觉。 九条龙形图纹通过凸刻的方式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棺材的四周。龙形图纹的空白之处还搀杂着一些不知名的图案,这些图案看似符文却又杂乱无章,仿佛是用来拴住九条龙的锁链一般。这些图文不仅清晰可辨、毫无微生物附着,而且在阳光的照射下还散发出了熠熠光辉! 要知道,深海或水中浸泡已久的文物在被打捞上来时往往很难清理。甚至有时候一些极具考古价值的东西在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后也会变成一堆破铜烂铁。这主要是因为水中的微生物会附着在文物表面形成一层有氧腐蚀性的物质;同时水质与文物之间也会产生微弱的化学反应,在长时间的保存过程中会对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然而这些现象在镇江龙棺身上却丝毫没有体现。当陈雯锦第一次看到它保存得如此完好时甚至怀疑这是上周才放进去的!其实这也难怪因为镇江龙棺通体真的没有一丝微生物的附着就连那些极为精细的细节都能以肉眼可见的方式看得一清二楚。 当初镇江龙棺第一次被打捞上来时考古队中对此感到疑惑的人绝非陈雯锦一人。就连其他考古队员也都惊得目瞪口呆。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来解释为什么镇江龙棺在水中浸泡了如此长的时间却仍然没有任何附着物的问题但最终得出的结论却是无解。 为了能够尽快对镇江龙棺进行研究和保护考古队决定抓紧时间将其运走并尽快送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妥善保护。如果镇江龙棺的谜底能够被揭开那么它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华夏的考古文物领域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却遭到了村子旁边村民们的阻挠和骚扰。当时的村长等人带领着村民们堵住了离开村子的路并下跪请求他们把这个东西重新放回河中。因为村民们认为这中间可能蕴含着某种诅咒,一旦镇江龙棺被带走,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村子的人都遭殃。 这种说法自然遭到了考古队的嗤之以鼻。他们坚信科学的力量,认为这样的论述纯属无稽之谈,根本站不住脚。然而此刻陈雯锦却不禁有些动摇了。她看着窗外的雨幕,脸色越来越难看。 “小雪,你还记得咱们离开的那个村子叫什么名字吗?”陈雯锦突然问道。 坐在旁边的一个女学生模样的人扶了扶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转过头来看着陈雯锦:“那个村子好像叫三夹山村。师姐,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没什么,我就是在想咱们把这个东西带走之后,村子里的人会不会真的遇到什么麻烦。”陈雯锦勉强笑了笑,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担忧,“毕竟,咱们这次的行为,也许真的触动了什么不该触动的东西。” 小雪察觉到陈雯锦态度上的微妙变化,心中不免生疑,于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而陈雯锦这次并未多做辩解,只是轻轻一笑,便招呼小雪过来用餐,同时示意已完成任务的队员进行交接。小雪与另一名队员离去后,现场只剩下陈雯锦一人,她独自守候在镇江龙棺旁。 陈雯锦缓缓走近那神秘的镇江龙棺,小心翼翼地掀开覆盖其上的层层塑料布。细雨绵绵,但她却意外地感受到一股暖流从龙棺处传来,仿佛有一个无形的屏障,将雨水隔绝在外。这种异样的感觉让她不禁皱起了眉头。为了验证这究竟是现实还是幻觉,她抬头望向天空,确认雨依旧在下。冰冷的雨滴打在脸上,却让她内心的不安愈发强烈。 她试着更靠近龙棺,蹲下身来,再次抬头时,竟发现自己的发丝无端翘起,而脸上却未有丝毫雨滴的触感。陈雯锦猛地站起,一切又恢复如初。她揉了揉太阳穴,心中充满了疑惑。 透过塑料布揭开的一角,陈雯锦开始仔细审视这尊镇江龙棺。 尽管它被层层包裹,只能窥见一小部分,但这一部分已足够令人震撼。那上面雕刻着一朵栩栩如生的祥云,祥云之下,一条微型巨龙若隐若现,缠绕其间。 若非仔细观察,几乎难以察觉。这精湛的雕刻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随着目光的下移,陈雯锦在龙棺上段,即她所能看到的最高处,发现了一颗眼睛的图腾。 第(2/3)页